近日,在第四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上,華大北斗正式發布了全新一代北斗三號短報文通信SoC芯片HD6180(簡稱“HD6180”)。
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款芯片不僅在技術性能上實現多項全球領先突破,更標志著北斗短報文通信從行業專用正式邁入大眾消費電子領域,成為推動“北斗+”規?;瘧玫年P鍵里程碑。
據悉,該款芯片采用22納米先進工藝,集成射頻收發一體化設計,在功耗、體積和成本三大關鍵指標上實現顯著優化。具體而言,HD6180工作功耗降至22mW以下,較主流產品降幅超過80%,封裝尺寸僅3mm×3mm,極大提升了在智能手機、智能穿戴等消費電子中的適配性。同時,HD6180將譯碼靈敏度提升至-130dBm,顯著增強弱信號通信能力,并將衛星信號首次捕獲時間縮短至2秒以內,直連北斗更迅速。即便在弱信號環境下也能保障通信成功率,真正解決了衛星通信在消費端落地的核心難題。
長期以來,北斗短報文通信主要應用于應急救援、海洋漁業、電力監測、物流監管等專業領域,盡管其在無網絡覆蓋地區的通信保障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社會價值與戰略意義,但市場規模相對有限。而HD6180芯片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局面。其低功耗、小尺寸、高集成的特性,使其能夠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智能手表、智能汽車等消費電子終端,直接面向億級用戶市場。
海通國際相關研報顯示,目前已有超過3000萬手機用戶開通使用北斗短報文服務,北斗短報文功能正逐步成為智能終端標配。
據了解,目前華大北斗正在推進港股IPO進程。招股書顯示,2024年華大北斗在GNSS芯片及模組出貨量方面位居全球第六、中國第二,在雙頻高精度射頻基帶一體化芯片領域更是位列全球第四、中國第一。截至2024年底,其芯片在北斗高精度共享單車市場中占有率超過90%,在氣象探測、交通運輸車輛管理等領域也處于領先地位。公司近年來營收持續增長,2024年達到8.4億元,研發投入占比超過40%。
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依托“芯片—模組—解決方案”全鏈條能力,其在低空經濟、智能駕駛、物聯網等新興場景中具備先發優勢。
在本次峰會上,華大北斗亮相中國時空高精度公益服務首批集團入駐儀式,并與中國時空、哈啰普惠聯合簽署了“關于實時動態定位技術三方合作備忘錄”。這種“芯片+解決方案+場景落地”的模式,正在推動北斗技術從技術導向走向市場導向,從單一產品走向系統生態。
從產業鏈角度看,業內認為,華大北斗的短報文芯片將成為推動北斗應用從千億級行業市場邁向萬億級消費市場的關鍵“底座”。未來,隨著智能手機、穿戴設備、汽車等終端全面接入北斗短報文功能,其帶來的不僅是芯片銷售的增長,更將激活位置服務、應急通信、戶外救援、車輛監管等多元應用場景,帶動整個北斗產業鏈的升級與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