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航沈飛:央地合作 助推區域航空產業集群發展)
作為集知識、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的高科技產業,航空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頭部效應十分明顯。
在沈陽航空產業集群的眾多企業當中,中航沈飛(600760)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龍頭。中航沈飛作為龍頭企業,對沈陽航空產業集群的發展如何發揮帶動作用,對于沈陽航空產業的未來發展又有哪些建議?日前,證券時報記者采訪了中航沈飛。
經過70余年的發展,中航沈飛在航空防務裝備及民用航空產品制造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擁有一套完整成熟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保障和維修等工作體系,在工藝、技術、人才培養及儲備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作為一家扎根于沈陽的航空企業,我們深入推進央地合作,建設現代化產業集群,打造強韌產業鏈、供應鏈,持續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加快AI技術應用,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助推自主可控和科技自立自強。”中航沈飛表示。
據中航沈飛介紹,公司作為航空裝備的“主承制商”和地區航空產業“頭部企業”,充分發揮集成驅動和區域輻射優勢,加速深化全產業鏈合作共贏。在與民營企業合作中,深度發揮雙方優勢,提質拓面推進供應配套、技術服務等合作模式,“十四五”以來,中航沈飛社會化屬地化協作配套規模實現翻番增長,工程軟件硬件應用加速自主突破,有效賦能航空產業強基韌鏈、裝備建設提質增效、鏈上企業健康發展。
“近年來,公司積極把握沈陽市新時代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發展機遇,以中航沈飛新區建設為契機,央地合作推進區域航空產業集群發展,進一步釋放產業規模集聚效應和創新溢出效益。”中航沈飛表示,公司將緊跟形勢任務,壓實“鏈長”作為,充分發揮航空復合材料零件制造、航空鈦合金制造領域優勢,組建復合材料及鈦合金全資子公司,打造復合材料與鈦合金領域的專精特新企業,增強核心功能與核心競爭力,提升裝備建設效能、激發產業發展活力。
目前,沈陽已經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航空航天產業。對此,中航沈飛建議,沈陽應該承接更多大飛機機體結構份額,開展大飛機關鍵技術攻關和配套產品研制,探索多元化低空應用場景,發揮沈陽都市圈輻射作用,積極構建低空經濟融合發展生態。
“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新質生產力屬性,面對這個新賽道,沈陽要主動把握低空經濟市場機遇、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為建設現代航空工業體系持續發力。”中航沈飛表示,不論從東北全面振興層面看,還是從國家戰略需要層面看,建設國產大型民用飛機總裝制造備份基地都是一大利好。沈陽作為我國重要的飛機研制基地,發展低空經濟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據了解,沈陽目前建立了法庫通航產業基地、北部沈陽航空航天城、南部臨空經濟區,積極布局通航和無人機產業,建立了航空裝備綜合保障基地、航空裝備精密制造基地,本地代表性企業(航產集團)成功研發“他機試飛”中試試驗平臺無人機。
中航沈飛表示,沈陽需要進一步拓寬低空經濟的融合場景,可以先期策劃研究構建相關頂層制度,包括開展融合飛行試點、開發航線和航班資源、合理分配資源、保障飛行安全、建設基礎設施、規范貨物裝卸和起降以及維護保障等方面,為發展低空經濟創造條件。